白馬航電項目右岸明渠順利實現過流 |
|
|
|
9月2日13時44分,隨著烏江畔一聲巨響,由西南分局承建的白馬航電樞紐工程右岸明渠上、下游預留巖梗圍堰同步爆破成功,歷經4年精心建設,迎來首個階段性重大節點:右岸明渠順利過流。此次巖梗拆除較原計劃提前15天完成,為9月底大江截流目標的實現筑牢根基,標志著烏江黃金水道 “最后一公里” 貫通工程邁入關鍵推進階段。 重慶烏江白馬航電樞紐工程地處重慶市武隆區白馬鎮,是國家 “十三五” 規劃重點水運工程項目、交通運輸部 “平安百年品質工程”,更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支撐項目。工程建成后,將徹底消除烏江下游航道瓶頸,推動烏江航運全面復蘇,打通烏江至長江黃金水道 “最后一公里”,對促進渝東南、黔東北地區經濟聯動發展,完善長江經濟帶立體交通網絡具有重要戰略意義。 右岸明渠上下游巖梗圍堰的爆破拆除是明渠過流核心收尾工程。上、下游巖梗作為導流系統的關鍵控制結構,其精準拆除直接關系到明渠過流順暢性和后續通航安全性。白馬航電樞紐右岸船閘明渠建設通航后將使烏江航道等級從Ⅴ級躍升至Ⅳ級,500 噸級船舶可從涪陵直達貴州境內,徹底打通渝東南、黔東北地區連接長江經濟帶的水運大動脈。 右岸明渠上、下游巖梗圍堰拆除工程面臨多重施工難題。一是地質條件復雜,圍堰區域以薄層白云巖、灰巖為主,巖體破碎且裂隙發育且為深孔水下爆破,對爆破參數設計提出極高要求;二是爆破施工精度及安全要求高,確保明渠設計過流斷面尺寸的同時不能損傷左右岸已建構筑物,不能形成高爆破涌浪;三是工期壓力大、任務重,為保障后續大江截流節點,需在復雜地質條件下實現“爆破零失誤、結構零損傷、安全零風險”提前完工的目標。 為攻克難題,項目團隊秉持“一切工作到項目、一切聚焦到項目”的管理理念,打出技術+管理“組合拳”:前期邀請爆破專家現場指導,優化調整孔網參數與毫秒延時起爆方案,采取“深孔預裂切割+高密度鉆孔主爆+電子雷管孔排間合理延期”的控制爆破工藝,以確保實現巖梗拆除爆破成效;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,建立“黨員責任區”和“青年突擊隊”,24小時輪班盯控鉆孔精度、炸藥裝填等關鍵環節,確保爆破參數零偏差;運用智能監測系統對爆破振動、巖體位移等指標進行實時監控,保障施工安全。 |
|
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