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品牌采風】北緯28°的“水電同頻” |
|
|
|
這里是被橫斷山脈褶皺深深收藏的坐標,北緯28°,東經101°。在地圖上看,這里是川西高原上一個需要放大數次才能找到的圓點;而對水電四局的建設者而言,這里是雅礱江中游雷霆萬鈞的起點——由他們承建的孟底溝水電站正扎根于此。 城市的喧囂與霓虹被重重山巒阻隔,取而代之的是峽谷間永不疲倦的風聲、江水的咆哮、重型機械沉穩而堅定的轟鳴。就在這看似只有雄渾自然力才能主宰的舞臺,水電四局兩位年輕的“聲部”正悄然加入這場宏大的建設交響。 他們是孟底溝施工局的技術員李江濤與經營員朱崎夢。他們的樂器,是攤開在簡易板房桌案上的圖紙與報表;他們的樂章,名為“成長”;而他們的愛情,則在每一個12小時的施工循環里,達成了最為難得的“同頻共振”。 起點:從“滇中明珠”到“雅礱江畔”的雙向奔赴 2020年,春城昆明。理工大學的校園里櫻花如云如霧,兩個來自云南玉溪的年輕人,在這一片粉白之間相遇。李江濤戴一副黑框眼鏡,氣質安靜內斂,是同學眼中不折不扣的“學霸”;朱崎夢有一頭烏黑的微卷長發,眼眸明亮、皮膚白皙,言談舉止間盡顯颯爽與自信。 同鄉之情與相似的專業讓他們越走越近,從校園蔥蘢的林蔭道,到圖書館深夜的燈光;從實習時第一次踏入工地時的無措,到最終堅定地選擇水電行業……近五年的時光如雅礱江之水,靜靜流淌卻從不停歇。兩個月后,他們將迎來戀愛五周年的紀念日,也正值孟底溝水電站工程實現大江截流的關鍵節點。 “雖然是工程管理專業出身,來之前也做足了心理準備,但真正抵達時,還是被震撼到了?!敝炱閴艋貞洺醯矫系诇蠒r的場景。營地所在的八窩龍鄉藏在深山里,沒有硬化公路,只有坎坷土路,像一道蜿蜒于群山之間的蒼黃疤痕。雨季來臨時,整個山谷仿佛被浸泡在水中,道路泥濘不堪,板房內返潮嚴重,連被褥都摸得出水氣;旱季則塵土飛揚,機械駛過,漫天黃沙久久不散。 當不少同齡人選擇走向城市、追求繁華時,他們卻毅然決定共赴川西高原,扎根孟底溝。問及原因,他們的答案簡單卻有力:“能參與這樣的超級工程,是我們作為水電人最大的榮幸?;臎龃_實荒涼,但正因為艱難,才更需要年輕人站出來?!?/p> 對他們而言,只要彼此還在身邊,便沒有真正的“困難”。從“滇中明珠”玉溪到雅礱江畔的孟底溝,這是一場雙向的奔赴——不僅是兩人之間的約定,更是與時代、與國家戰略的同頻共振。 深耕:從“日拱一卒”到“不止于此”的專業堅守 在孟底溝施工局,兩人分別在技術領域和經營領域施展才華,如兩根鋼軌,平行卻共同托載著工程列車的沉重與前行。 李江濤前期在工程技術部負責左岸交通工程。搞技術,就注定要常下工地。公路工程以隧道掘進為主,隧道深處,燈光昏暗、空氣潮濕,鉆機的嘶吼在巖壁間反復撞擊,震耳欲聾,手機信號都難以穿透。但這個曾經的“沖浪少年”堅持了下來,扛起了工程的“生命線”。 他在公路隧道施工中創新性地提出通過工藝標準化,控制單循環時間。“12小時就是1個單循環,從鉆孔、裝藥、爆破,到出渣、支護,每個環節都進行嚴格的標準和時間限制?!眲傞_始,工人們都不太適應,可慢慢熟悉之后,掘進節奏越來越穩,效率也越來越高。他的師傅劉錦龍評價道:“小李肯鉆研、能吃苦,他提出的工藝標準化,看起來是‘笨功夫’,實則是對傳統施工節奏的高效革新,體現了一名技術員的真正擔當?!?/p> “日拱一卒無有盡,功不唐捐終入海”是他的座右銘。剛工作一年,他就因表現優秀破格升為“副主辦”。2024年長達12公里的公路隧道全線貫通的那一刻,他站在剛剛打通的洞口,第一次覺得,自己真正讀懂了“建設”二字的重量。 而在計劃合同部,朱崎夢同樣展現著專業風采。孟底溝施工局點多面廣,她負責的結算工作和變更索賠工作至關重要,一絲一毫的差錯都可能給施工局帶來巨大損失。她的辦公室常常亮燈至深夜,窗外是寂靜的山與星河,窗內只有計算器按鍵聲與紙張翻動的輕響。對待工作,她總是十分“苛刻”,對結算的工程量反復核對,積極與領導及技術部溝通,確保每份結算無一錯漏。 2022年,對上結算、變更索賠工作僅有2個人,帶她成長的師姐突然生病住院,剛入職三個月的朱崎夢措手不及。但在師傅的鼓勵和幫助下,她毅然扛起了重擔,2個月內審報了15多份變更索賠工作及20多份變更立項報告,同時對上結算工作做得井井有條。這段經歷讓領導和同事看到了她的潛力:“小朱心細如發,責任心極強。交給她的工作,無論多晚、多復雜,她都會反復核對,做到‘零差錯’。有她把關,我們非常放心?!?/p> “不至于前,不止于此”是她的信條。她用專業和細致,守護著工程的另一條“生命線”。 并肩:從“職業賽道”到“國之重器”的雙向成就 他們不僅是戀人,更是戰友。前期標段工作中,他們經常需要對接,在工程計量、結算、簽證方面有時也會產生矛盾,但總能冷靜分析,換位思考,達成共識。 這種工作上的默契與生活中的相互扶持,讓兩人共同成長。在2022屆大學生年度考核中,兩人都獲得了“明星徒弟”的稱號,還一起獲得了2023年分局“先進工作者”榮譽。 今年四月,他們并肩站上職業規劃大賽的講臺,雙雙獲評“十佳青年”,成為同事眼中的“十佳情侶”。這是他們故事的高光時刻,極具象征意義:他們不僅在生活上是伴侶,在職業賽道上更是并駕齊驅的伙伴。 他們的愛情,是互相鼓勵、共同進步的“良性競爭”,是1+1>2的合力。今年8月,前期標段的重點工程——2條導流洞全部過流貫通。站在過流斷面現場,江水奔騰而下,轟鳴聲響徹峽谷,水汽在陽光下折射出淡淡的彩虹。兩人并肩而立,仿佛能聽見彼此的心跳,正與這江河、這工程、這時代,共同搏動。 相守:從“工作日常”到“生活細節”的微格浪漫 在艱苦的工作環境之外,兩人也在孟底溝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生活節奏,他們也有屬于自己的浪漫。黃昏時分,他們常沿江散步,夕陽把影子拉得很長,江水在旁奔流,遠山如黛,工地燈火漸次亮起,如星辰墜野。 兩人都是“E人”,但性格優勢互補。作為感知型的“P”人朱崎夢想要學習男友判斷型“J”型人的計劃性與主動學習的能力,開玩笑地說:“游戲里他也更厲害,要向他學習。”李江濤則想學習女友的溝通交流能力。 生活中的小細節更見真情。朱崎夢說李江濤雖然不善言辭,但自己想要的東西,都會被李江濤默默記在心里,然后不經意地拿出送給自己,這樣的“小驚喜”她都記得。李江濤則說朱崎夢平常工作中雖然一絲不茍、雷厲風行,但生活中卻無比貼心,在自己生病的時候不離不棄地照顧著。 今年7月,兩人在老家訂了婚,計劃今年過年回家就結婚。對未來的職業生涯,兩人定位清晰,目標路徑明確,各有考取證書的計劃——“一造”與“一建”,在水電之路上繼續并肩前行。 兩個月后,雅礱江即將截流。那將是載入史冊的時刻,也是他們愛情的見證。但他們明白,這只是一個階段的句點,如同一個完美的“單循環”。還有更多大壩要筑、更多隧道要通、更多人生計劃等待他們共同實現。 北緯28°,雅礱江水奔流不息,橫斷山脈巍然矗立。在這被自然厚愛的坐標上,李江濤與朱崎夢不僅參與建設著國之重器,更書寫了一種屬于這個時代的愛情——不是誰圍繞誰旋轉,而是兩顆星彼此照耀,在相同的頻率上共振同行,照亮前路,也照亮彼此。 |
|
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