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品牌采風】廉潔鐫刻施工一毫一厘間 |
|
|
|
“擺手,不是無需多言,而是滿載著我對工程廉潔的承諾。”在環北廣東工程項目,關鍵崗位人員“楊總”指著辦公桌上一封鼓囊囊的信封說道。 這是拍攝《未拆封的禮物》廉潔短視頻的花絮之一,講述某供應商試圖“聯絡感情”送來的“交心信”,被“楊總”當場果斷拒絕后,如今成為項目部廉潔教育的“活教材”。 作為國家重點水利工程、廣東省重點民生工程,環北廣東工程項目自啟動“廉潔示范項目”創建以來,以多方聯動筑防線、多元活動育新風,將清廉正氣注入工程建設全流程,把廉潔鐫刻到施工一毫一厘間。 以制度為綱,織密多方協同“防護網” 在廉江泵站施工現場,物資采購員小胡和項目紀檢員正在對剛進場的一批鋼筋材料進行“雙人復核”,這是項目推行的關鍵環節監督機制之一。 “每批材料我們都會獨立檢查、交叉驗證,并在系統里留下完整的電子記錄。”胡工邊說邊展示手機里的數據庫,所有檢查數據實時上傳云端,供各方監督。 項目不僅成立廉潔創建領導小組,制定《廉政風險防控手冊》,排查招標采購、工程款支付等6大類46個環節,更深化“政企監”聯動 —— 與業主單位粵海粵西供水有限公司紀委簽訂廉潔共建協議,與監理單位簽訂廉潔風險聯防聯控協議,與石城鎮政府簽訂廉潔共建協議,將第三方監管力量納入廉潔防控體系。 “這份《廉潔承諾書》不是走形式,而是沉甸甸的責任。”供應商老板林總在簽約時感慨。今年以來,項目已累計簽訂75份承諾書,建立供應商“黑名單”制度,在招標采購、工程變更等175個風險點設置“防火墻”。石城鎮黨委書記曾評價:“這種全鏈條、嵌入式的監督模式,讓廉潔建設真正落地生根。” 以文化為魂,打造特色廉潔“生態圈” “你們覺得,工程廉潔是靠他律還是自律?”在湛江分干線“青矜守廉”辯論賽上,正反雙方青年職工激烈交鋒。這場由多家單位聯合舉辦的活動,通過一輪輪思維碰撞,持續深化著廉潔認知。賽后,最佳辯手姜天富在心得中寫道:“辯論讓我明白,廉潔既需要他律的剛性管控,也需要柔性的自律滋養。” 項目打造了40米廉潔文化長廊,廉潔警句、管理條例陳列齊全,但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“活”起來的廉潔行動——今年3月,建設者們與石城鎮群眾共植“清風林”,每棵樹苗都掛有種植人的廉潔寄語;5月拍攝的微電影《未拆封的禮物》取材于行業真實事例,講述青年職工們果斷拒絕誘惑的故事,在會場播放時引發全員強烈共鳴;7月開展的“青花繪廉”手作活動中,黨員們將廉潔同瓷器相嵌,這些作品如今“屹立”在項目部各個關鍵崗位桌面。 “每月的廉潔案例學習最觸動我,讓我不禁結合崗位工作。”經營部主任楊姣回憶道,一次學習某工程腐敗案后,她進一步細化、分解供應商評估體系,為項目廉潔建設增添了一份新的保障。 項目領導班子每月開設的“廉潔課堂”同樣效果顯著,總工于松聆的黨課《作風建設護航高質量發展》被評為項目示范課程,在項目上下廣泛傳播,有效促進了全員素質再提升。 這種文化浸潤,正使得“廉潔”從規章制度轉化為一種情感認同,正如青年員工張思杰所說:“現在看到不當行為,不舉報都覺得對不起胸前的工牌。” 以監督為術,點亮精準監督“探照燈” 施工隊的加入,為項目工程廉潔監督注入了新的活力。這些“編外監督員”在協助現場建設時,不僅承擔安全VI、宣傳VI工作,還隨時督察、反饋施工中的異常舉動。 “我們是‘義軍’先行隊,在現場發現任何問題,我們不怕被打壓,通過公示欄的‘碼上監督’,我們就能直連項目紀檢辦公室。”隊長朱威力如此介紹。 這種群眾監督與專業監督相結合的模式,將廉潔監督關口切實前移,便捷接收施工人員、外部單位等各方監督反饋,已成為項目監督體系的重要補充。 項目還推行“三隨機”監督機制,在近期鋼材采購環節中,紀檢小組積極聯合監理單位,開展全程跟蹤監督,嚴格把控報價審核、供應商篩選等關鍵環節,有效推動采購流程規范、透明運行。 “監督不是找茬,而是共同守護。”監理單位綜合組雷亮珍說,正是如此“嚴管+厚愛”的廉潔管理,為項目帶來了顯著成效——自2023年工程開工,至今保持零違紀、零投訴記錄,在2025年上半年廣東省重點工程廉潔考評中屢獲點贊。 更可貴的是,廉潔文化已經滲透到項目全員的日常工作中,如廉江泵站工區負責人徐小慶所言:“現在大家遇到問題首先想合規流程,而不是找‘捷徑’。” 站在高位水池上眺望,60畝的廉江泵站、9公里的頂管和38公里的PCCP埋管,巍然有序、穩步推進,800名建設者勠力同心,每一方的混凝土澆筑、每一節管材的安裝,都凝結著建設者們共同的“廉潔承諾”。 下一步,項目將持續推進廉潔與工程建設同頻共振,細化深化廉潔共建,全力打造“政治生態好、廉潔狀況好、群眾評價好”的示范工程,讓“民生”工程成為“民心”工程。 |
|
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