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旋律大剧《山海情》开播,各种评论上线,有些说的很有道理,有些说的莫名其妙。

我也看了这个电视剧,说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。猛将兄觉得,这部剧的最大意义在于让全国了解真实的宁夏,了解宁夏和福建的这种对口扶贫,移民吊庄的模式。

当然,还有其他的功效。

必须要说的是,很多宁夏人有着地域鄙视链条,这点很讨厌。

银川人从不会在宁夏的其他地方人面前自惭形秽,吴忠总是爱和石嘴山争谁是老二,灵武的归属有时候也能让吴忠网友对银川网友忿忿不平,总觉得银川就靠灵武才GDP有突破。而固原地区的老百姓,总会被冠之以不好的外号叫来叫去。

这种争吵很无聊,就像银西高铁开通之后,银川网友和庆阳网友在争论谁的客流量大一样。

咱别坐井观天之余,还要在井里互相较劲了。

谁家祖上倒腾几代,还不是在山沟沟里辛苦劳作?就算祖上丰盈,与汝又有何干?如今地球都成平的了,宁夏不大的地方,还有这种莫名其妙的地域歧视,和油然而生的优越感,真的太倒胃口了。

细看《山海情》,其实是可以抚平这种情绪的。

你看黄轩、热依扎这种俊男美女,演啥就像啥,本来是偶像级的演员,一倒腾也成了我们身边的乡党。人哪里来的优越感,无非就是你出生如何。至少传递了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,创造自己的幸福的观点。

这种价值观,远比什么霸道总裁爱上倔强小妹的爽文式的电视剧强太多。满屏幕的富二代,满屏幕的大长腿,是时候来点面朝土地背朝天的故事了。

如今生活好了,真的会出现“何不食肉糜乎”的无知发问,我们才过上了几天好日子,又产生了新的阶层,A不了解B,B看不起C,C和D不相往来。要知道,我们身边不都是开四缸的,大多数中国人一次飞机都没坐过呢。

《山海情》可以把我们拉回现实,让我们忆苦思甜的同时保持清醒。

保持清醒,就是别动辄宣传宁夏就得是高大上,说说艰苦奋斗的故事同样也能激发人们前进的动力。

前不久《奔跑吧兄弟》来宁夏拍摄,第一天流出剧照,真人秀明星们都穿的大红袄棉布鞋,在一堆土房前唠家常,这下无数宁夏本地或者外地的宁夏籍网友就炸了:我们宁夏怎么就在你们眼里是这般不堪吗?这甚至上了热搜!

这种盲目护犊子的情绪更是可笑,仿佛宁夏只能是高楼大厦,巍巍贺兰山奔腾黄河水一样。

我当时就确定《奔跑吧兄弟》在宁夏拍摄的思路,其实就是体现“巨变”。这思路和《山海情》一样,过去有多么的艰苦,有多么的破败,有多么的让人不可思议,如今的幸福就显得格外珍贵。

但我们大部分人仿佛都忘却了,忘却真实的历史是很可怕的,《山海情》毫无疑问可以让我们重新拾起那段历史,不用口口相传,而是更加直观的展现在我们面前。

《山海情》还有宣传宁夏的作用。

闽宁合作,沙滩上建起城镇,更是令人瞩目。但由过去的传统媒体之口来宣传,远抵不上自带流量的明星们通过真实还原的方式来呈现给大家。

闽宁镇名气足够大,但或许知晓率也仅限于宁夏以及周边地区。宁夏是银川的省会,银川隶属于甘肃这类的笑话,连中央电视台、人民日报的记者编辑都犯过错。这样的全国范围大规模播出宁夏故事,毫无疑问是个大好时机。

比如前几集里已经有了,宁夏的羊肉不膻,好吃这样的画面好台词,这不就是一个好例子吗?

相信《山海情》未来的剧情里,还会有诸如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、宁夏葡萄酒这些产品的画面和推介,通过一个影视作品带动一个产业,这点西部影城就是受益者。

所以,对宁夏而言,《山海情》绝对是意义非凡。

当然了,这些的一切基础,都在于一个好剧本,一帮好演员,一个好导演,从服装、道具、妆容到语言,肯定无法百分之百还原,但能做到让人看着亲切,笑中带泪,引人思考就很不错了。

相比一些粗制滥造的和宁夏有关的影视作品,即便投资巨大,即便又是小鲜肉又是老影帝,又是好莱坞又是大制作,又是玄幻又是叫嚣要打破中国票房记录的,《山海情》告诉我们,只有脚踏实地,才能避免观众不买账。

要猛将兄说,《山海情》比我想象中拍的好,虽然对本地人而言,里面的一些细节处理可能还不够好,一些情节也略显突兀,但这是一部合格的宣传宁夏,称颂人定胜天,赞扬勤劳美好的影视剧。

有些遗憾的是,除了宁夏台和福建台,其他卫视频道播出的时候用的是普通话配音版本,很大一部分网友难以入戏的原因正在于此。

这让猛将兄无法理解,挺好看的画面,缺乏了尘土飞扬的本地方言,这就好比给刘能和赵四配上了普通话版——原本是《乡村爱情故事》,彻底变成了《北京爱情故事》。

是有些别扭吧!?

PS:本文经猛将兄授权转载